2017招警考试申论热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来源:中公网校 发布时间:2017-04-05 14:41:00 点击量:
-
2018公安院校笔试网络辅导课程 讲练结合
- 【协议课程】公安院校笔面试全程协议班 公安院校笔试特训协议班
- 【组合套餐】公安院校招警系统提升班 公安院校招警技巧突破班
- 【常规课程】系统精讲班 招警技巧班 公安专业科目 点题冲刺班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生活垃圾治理到农村危房改造,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再度发力整治农村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而努力。
标准表述[权威论述]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习近平
[内涵]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农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重要意义]
安居乐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有的文化传承,而这种传承体现在现实生活尤其是农村中,最实际的便是改善农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也能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条件,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耽搁的大事。农村面貌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面临挑战]
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虽然20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了《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但该条例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其规定的条款在农村基本上也没有认真执行过。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以及村庄整治的规划标准,农村居民滥用耕地、私搭乱建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各种挑战,森林遭受大面积砍伐,植被遭受无端破坏,脆弱的生态平衡正在走向失衡。各种乡镇企业如小煤矿厂、小水泥厂、小火电厂等肆无忌惮地排放各种污染物,造成了农村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等多种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梅梅)
根据本篇文章,又帮你搜索到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