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扎实做好碳中和 坚持绿色发展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扎实做好碳中和 坚持绿色发展

\

>>>202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推荐

2021广东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笔试时间:3月14日。今日推荐:广东省考考前白皮书,另附公安岗蓝皮书。特别提醒,3月12-13日19点还有3场考前抱佛脚公开课,为您梳理重点难点:2021广东省考考前抱佛脚

\
广东中公网校公众号(gdzg999)领资料包
扫码回复【白皮书】0元领考前资料


背景链接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公考角度解读

[内涵]

碳中和也称作“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原因]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履行负责任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

一直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任务十分艰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统筹融合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比较高。我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高耗能原材料产业的比重较高。我国大量的碳排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不是老百姓消费导致的。

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中后期,对未来经济增速仍有较高预期,尽管加大节能降碳力度,但能源总需求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也呈缓慢增长趋势。

对我国来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

[意义]

碳中和的提出,表明了党中央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新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契机,注入新动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影响我国绿色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而且对保护地球生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对策]

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我们通过发展数字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减少能源消费的增长,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促使单位GDP能耗比较快速地下降,来抵消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从而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能源低碳转型是重要内容。“十四五”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实施更加严格的控煤措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先进技术和产业。推进电力系统转型,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交易和调度机制。

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进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协同治理,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协同控制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申论范文】

绿色发展 打造社会共识

无论前方的困难有多大,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基本共识。总书记一路考察的谆谆叮嘱、语重心长,彰显了党中央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信心,也引领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企业坚持绿色生产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居民也要积极垃圾分类。如此,必然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定步伐,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前几年人们还在谈霾色变,通过这几年的铁腕治理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都北京美丽的蓝天白云,在代表委员们的手机里刷了屏。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北京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放眼全国,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的景象,如今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这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攻城拔寨,闯关夺隘;这是因为,14亿中国人珍爱环境、呵护自然,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我们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起到倒逼作用,也通过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措施,实实在在推动了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社会共识的建立进一步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共识形成后重在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擦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国家还要通过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等举措,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公民要增强环保意识,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坚持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促使自己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社会共识,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挑战,就动摇、松劲、开口子,放松对环境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企业和公众,大家勠力同心,坚持不懈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定能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让美丽中国的愿景早日变为现实,为建设一个洁净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申论范文】

绿色发展 打造社会共识

无论前方的困难有多大,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基本共识。总书记一路考察的谆谆叮嘱、语重心长,彰显了党中央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信心,也引领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企业坚持绿色生产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居民也要积极垃圾分类。如此,必然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定步伐,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前几年人们还在谈霾色变,通过这几年的铁腕治理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都北京美丽的蓝天白云,在代表委员们的手机里刷了屏。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北京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放眼全国,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的景象,如今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这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攻城拔寨,闯关夺隘;这是因为,14亿中国人珍爱环境、呵护自然,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我们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起到倒逼作用,也通过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措施,实实在在推动了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社会共识的建立进一步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共识形成后重在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擦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国家还要通过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等举措,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公民要增强环保意识,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坚持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促使自己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社会共识,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挑战,就动摇、松劲、开口子,放松对环境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企业和公众,大家勠力同心,坚持不懈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定能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让美丽中国的愿景早日变为现实,为建设一个洁净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 

202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辅导 【广东省考】 深圳市考广州市考】 



\
广东中公网校公众号(gdzg999)领资料包
扫码回复【省考】0元领笔试网课
\
扫码加微信备注【省考
入微信群> 在线答疑 | 资料 | 资讯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