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年一度的国考大战马上开启,作为一年之中难度的一次面试,你准备好了吗?在面试中有一类题是必,即结合社会的热点事件来考察综合分析的能力,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以最近大家关注的“职称制度改革”为例进行示范,如何答题。

【背景链接】

对很多从事科研、教学等职业的人来说,评职称是件大事,它与工资、福利待遇等密切挂钩。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职称评定有"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导致大家对职称评定颇有微词,有人形容"职称就如同鸡肋",但又不敢轻言放弃,甚至要挖空心思去骗、打破头去争。

\编辑推荐 公务员面试备考攻略 | 公务员面试热点新解 | 公务员面试模拟天天练

\编辑推荐 历年公务员面试解析  |   历年公务员面试考情分析及

 

这种现象将得到遏制。近年来,我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去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随后,北京、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将职称评审与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松绑,迈出了职称评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中办、国办近日印发《意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各地各单位全面铺开。

【题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翘首以盼,职称制度改革终于落定,给了广大专业技术人才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无疑是件令人倍感温暖的消息。以往,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不良职称评定倾向横行,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步履维艰,职称制度已然走形变味。此次《意见》的出台,既是鼓励,同时也是一次纠偏。

我国职称制度自设立以来,就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由行政部门统一设置职称评审考试门槛,将职称评审与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等考试项目捆绑在一起,并形成一条包括教材、培训等环节的利益链,就是职称评定行政化的典型特征。作家能够妙笔生花,却因英语和计算机考试过不了关,连续十多年迈不过副高门槛;“口碑”医生可以妙手回春,却因没有时间发论文,而在职称评定中居于人后……近些年,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正折射出我国职称评定中存在的尴尬与困境。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一是要减少而不是增加专业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麻烦,使职称评审更加便捷、科学、高效;二是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而不是人为耗费专业人员的聪明才智,让职称制度体系助推而不是妨碍专业人员钻研业务、多出成果;三是要有利于用人单位积极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有利于全社会源源催生、涌现大量专业人才。去行政化改革和回归学术共同体评价、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本位,符合上述三个目的,“一去两回”应成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此次出台的《意见》仅仅是针对高校教师等的职称系列改革,而并未涉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同是教师,同是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面临着评职晋级的束缚,但显然,中小学教师未能赶上这趟政策,依然要为评职晋级的事情焦头烂额。中小学教师的评职晋级,排资论辈、看重论文等等都相当严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美好愿景都还未落到中小学教师头上。种种问题,依旧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来化解。

所以,一方面要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倾斜政策规定落实到位。结合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科学研究等专业技术领域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支持政策。另一方面要制定《意见》的详细内容和细则,加大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其其内涵和精髓,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细则》落地。

 关注中公教育微信huoffcn,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