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说课稿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说课稿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课属于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本节课中,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来认识溶解和乳化现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科学探究更清晰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及用途。同时,在下一章将要学习酸碱盐的知识,相关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为下一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前的学习当中,很多反应也是在溶液当中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很多生活经验和认识。此外,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以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过程,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乳化现象以及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观察与分析总结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过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我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例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配制成食盐水。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在水中呢?它们有什么样的用途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引入本课,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悬浊液和乳浊液

首先我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粉笔灰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表格当中。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以上物质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体系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这对学生比较难,所以我会进行引导,可以参考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哪些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哪些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学生经过讨论可以得出高锰酸钾、食盐和蔗糖分散水中可以分为一类,形成了均匀、透明的液体。粉笔灰是一类,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食用油是一类,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分类依据是分散到水中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会进行总结,得出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是均匀稳定的,久置后会产生沉淀或分层。

这样设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验探究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化学探究习惯和方法。

2.溶解

这一部分的讲解我会先播放蔗糖、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微观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可以得出食盐和蔗糖加入水中,构成食盐的钠离子、氯离子和构成蔗糖的蔗糖分子扩散进入水中。我会进行总结: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因为均一性和稳定性是溶液非常重要的两个特征,而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会进行讲授,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保持稳定,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在学生知道了溶液的概念后,我会问学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溶液?学生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溶液,有碘酒溶液,矿泉水,饮料等。

通过微观动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质溶解的过程,建立微观世界,将抽象原理具体化,同时让学生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乳化作用

乳化作用是学生经常见到的现象。我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在家里洗碗的时候要加一种物质才能洗干净,是什么物质?大部分同学都能想到是洗洁精。紧接着我再提出问题用洗洁精洗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可以做出猜想,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进行实验,在试管中加入5ml水,加入1-2滴食用油和数滴洗洁精,振荡静置,观察现象,并且与第一个实验中的食用油的乳浊液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可以观察到加入洗洁精后,液体变浑浊,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的是加了洗洁精的乳浊液久置后不分层。然后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得到加入洗洁精后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我会进一步提问,洗洁精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洗洁精使食用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乳浊液。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的我会进行总结,加入洗洁精后,食用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而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这里用到的清洁剂就是乳化剂。在学生认识了乳化现象后,我会让学生思考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加深学生对乳化现象的认识。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再一次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环节三:巩固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溶解过程,我会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想要制作一杯糖水,但是将糖块放进去发现溶解的比较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回答可以用筷子搅拌。我会进一步进行提问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作出猜想。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猜想,猜想1:溶解时搅拌;猜想2:溶解前将固体碾碎;猜想3:溶解时进行加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且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深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结作业环节,我会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发展开放性的思维。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请学生课下设计蔗糖溶解实验验证提出的三个猜想。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本着直观简洁的理念,设计了表格式的板书,旨在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说课稿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