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省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之陕西地理06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5年陕西省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之陕西地理06

  2015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即将进入紧张的备考环节,根据14年考试大纲,陕西地理也是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之一,对此,中公网校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搜集整理了陕西的地理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小伙伴们备考提供帮助。陕西是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

  第六,多次建都而形成的传统影响

  中国是一个极端重视历史、重视经验和重视传统的国度。在中国,只要一件事获得,那它对后人而言就变成传统与经验,后人依样实行,首先就有了心理上的依据。像选择首都这样的头等大事,有了西周、秦、汉这样强大的王朝奠都关中作为前例,那么其后所有的决策者都要考虑这种传统。在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接踵选择长安为都的前提下,对于隋与唐两大王朝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强有力的传统。隋代后期,贵族杨玄感起兵造反,有一位名叫李密的士人――此人后来就是《说唐》中瓦岗寨的寨主――向杨玄感进言,说现在有上、中、下三种选择,上策就是首先直取长安作为根据地,而下策是硬碰硬去攻打洛阳,结果杨没有采纳李密的意见导致失败。与杨玄感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太原起兵的李渊,第一个行动目标就是不惜代价直扑长安,并且在长安牢牢地扎住了根,接着就以关中为根据地建立起大唐帝国。显然,在选择“何处为根本”的问题上,李渊比杨玄感要成熟、老练许多。隋与唐两大王朝都出身于一个被历史学家称为“关陇”的多民族共同体,隋与唐都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在选择首都时自然丝毫不会考虑其他地方,而是毫不迟疑地定在了长安。所有这些,都是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前提下做出建都长安的最终决策的。中国历史上前后共有13个王朝在今西安建都,为,另有大夏在陕北建都统万城,这其中传统的影响力实在是起了很大作用。再往后,甚至宋朝与明朝也曾一度考虑将首都迁到长安去,这就是明代西安城墙筑得无比高大坚固、不次于京城的原因,意思就是为可能的迁都做准备。到清末,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为躲避八国联军入侵的“庚子西狩”,说直白点就是向西逃难,其所选择的目的地也是西安。这不仅是因为西安城池坚固、深处内陆,同时也与西安的历史名望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发展,在南京的国民政府也曾下令以长安为西京,准备随时迁都于此,其所看重的除了这里的战略纵深外,仍然是考虑到古长安一再建都的历史传统。

  古人对陕西形势的认识

  那么,古人对陕西所具有的这些条件有何认识呢?应该说,古人的认识从不明确、不清晰到明确而清晰,从直觉与感性到科学而理性,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古代各门科学与技术基本上都是经验科学,依靠实践经验得出认识,然后在代代相传中保持认识的连续性与继承性。对建都之地的选择与决策也是这样,这其中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周人先以周原为都,位置在陕西关中的西部,他们将首都迁到关中中部的沣水一带,建立起丰、镐二京,这完全是凭借直觉。这里不仅条件比周原更好,而且还包含有进一步向东发展的意图,为以后的伐商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周人对丰、镐二京的位置选择是很合理的;在春秋战国数百年长期政治与军事的实践中,政治家、战略家们对天下大势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中国人胸怀全局、放眼天下的宏观意识,在这时开始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战国时许多策士曾游说各国,对每一国的地理形势都了如指掌,都能说出精辟的见解,如苏秦是战国时的策士,他不是秦国人,但他对秦国却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指函谷关与黄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指代郡、马邑,今山西北部雁门关一带),此天府也”,这样的见解是很深刻的;秦亡之后,经过数年的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王朝,奠都洛阳。这时,一位赶车的老兵名叫娄敬的去见刘邦,说出了一番自己的见解,大意是说:秦地(指关中一带)有山河之固,万一国有急事,百万之众可随时召集,这地方是天府之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既可以安身立命,也可以据险而守。如天下大乱,这里就是一个保全之地;占有秦地,就等于同天下诸侯决斗时,掐住了对手的喉咙而顶住对手的背,所以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听了这番话,由于刘邦手下的众大臣多为山东人,他们不愿意远离家乡,所以七嘴八舌都主张都洛阳,这使得刘邦犹豫不决。恰好这时刘邦的主要谋士张良来了,刘邦又问张良的意向如何。张良在这一关键时刻发表了一通见解,大意说:关中东边有函谷之险,西边是陇(今甘肃)、蜀(今四川),沃野千里,南边是富饶的巴蜀,北边有优良的牧场;关中北、西、南三面都可以凭险阻守,只留下东边用以制服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就依靠黄河与渭水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到关中;如果诸侯有变,那就顺流而下,足以平息叛乱取得胜利;关中就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这番话说得比娄敬的更深刻、更全面,刘邦听后豁然醒悟,于是当天就下令车驾西行,移都关中,并因为娄敬提出奠都关中这一重要建议而封他为奉春君,赐姓为刘。以后,建于关中的汉都长安成为世界上的国际化大都会,能与欧洲的罗马相提并论,并且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伟大影响,历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娄敬、张良与刘邦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有趣的是,刘邦是今江苏人,娄敬是今山东人,而张良则是今河南人,他们都不是陕西人,然而凭着对天下大势与关中各方面条件的深刻理解,凭着战略家的深谋远虑与政治家的果断决策,他们最终决定奠都关中,这是抛弃了狭隘的家乡观念与小利益,而以整个国家的大局为重作出的决策,为的是全局利益的化与长远化。他们在重要关头创造了历史、改变了历史,他们的言论与行动对后世选择首都,都具有经典性的指导意义。不过,除他们之外,我们不难发现,以后与娄敬、张良发出类似议论的还大有人在。西汉武帝时的睿智之士东方朔说过:“夫南山(即终南山,亦即秦岭山脉),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千、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汉兴,去三河之地,止浐灞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梗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价亩一金。”这里东方朔说的范围就是关中,也就是陕西的精华之所在。这段话中的“陆海”,后代学者也曾有解释,同“天府”一样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关中的富饶无比,而“土膏”则是形容土壤肥沃得像油一样。同样有趣的是,东方朔也不是陕西人而是河北人,前述苏秦则是河南人,他们与刘邦、娄敬、张良一样,都是站在很高的角度上观察大势,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的。到东汉时,虽然首都已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但许多人仍对关中的条件怀念不已,如学者班固就说过:“(关中)左据函谷二崾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也;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也”。说起来,他们对陕西地理形势的理解与认识,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经验的总结,并且将既有的经验与直觉升华为科学与理论,为以后的都址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后来的政治家与学者对陕西、对关中还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这样的认识得以产生,一方面是出自自己的观察与体会,另一方面也是对前辈学者见解的尊重与继承、弘扬,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或者就是前边说的受到传统的深刻影响。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陕西优越条件的认识愈来愈深刻、也愈来愈理性。陕西是古代中国前半期首都的之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是由多重基本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出自哪个人、哪个小的一己之利或一孔之见;而再往后到了中国古史的后半期,整个国家的大势有了重大变化,陕西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逐渐消失,那么尽管还有许多人对陕西继续很感兴趣,但却不得不选择其他地方为都,这也同样是不以某个人、某个的怀旧情结与恋恋不舍为转移的。

  总之,陕西是这样一块地方:脚踏实地的农夫能在这里收获丰硕果实;血性男儿能在这里挥舞刀枪百战成名;心志高远的探险家从这里出发去圆大发现的梦;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以这里为根据地,要实现统一与富强的远大理想。中国古代的最强音在这里奏响,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绽放出最艳丽的花朵,这里所具有的优越条件最终结出了丰硕之果。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