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招聘考试公共基础部分复习资料(一)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农信社招聘考试公共基础部分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 绪论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

  古代地理学地理思想萌发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描述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近代地理学设置大学地理讲座到二次大战学科内部分化

  现代地理学地理学革命时期(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三大主题):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统一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麦金德,政治地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是英国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一项世界观点。他以提出“大陆腹地说”的全球战略观念而闻名于世。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最僻远的地方称为“腹地”。

  地理学三原则:因果原则、综合原则、范围原则。

  促使近代人文地理学产生的主要外在动力:地理大发现和探险活动、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其他学科的进步对的推动。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环境学派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

  人地相关学派 白兰士(法国)、白吕纳

  区域学派 赫特纳(德国)、哈特向(美国)

  景观学派 施吕特尔(德国)、索尔(美国)

  美国近代人文地理思想源于德国。

  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革新:计量革命、行为革命、方法变革。

  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人文地理学围绕文化区、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展开。

  张相文编著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1909年发起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

  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任务: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理论、区有开发的综合研究;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的分布。

  1.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地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

  1.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1.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2.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2迁移扩散

  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及动植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

  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直链型、网络型、社会体系、和谐文化。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文化整合的前提是对对方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

  人文地理学的三大支柱:文化景观、人地关系、区域研究。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化: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

  2、人地关系论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3、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新教:在宗教革,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派,与旧的天主教相对立,称为新教。

  韦伯研究发现,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多是新教占优势的地区,以其财富而闻名遐迩的人物是新教。

  加尔文派的命定论:必须在的信仰中得到安慰。

  年鉴学派代表——费弗尔、布罗代尔

  4、文化:广义: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一种制度。

  5、物质文化的特征:实体性、基础性、时代性。

  6、制度文化特点:强制性和11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经典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科学抽象:指的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运用思维能力排出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从现象中抽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以表达食实物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方法。

  约翰斯顿——英国地理学家——《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为基础。

  2、实证主义方法论:建立在实证原理上,要知道某事物为真,就要知道并且接受证实该事物为真的方法。 贡献: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3、人本主义方法论:

  4、结构方法论: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有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备考热荐:\

\2019全国农信社活动课免费领

\2019全国农信社招聘辅导课程

\2019【全国】农信社公告汇总

\ 2019中公针对农信社招聘辅导课程
优惠信息:单次购买两科,可优惠100元,单次购买三科,可优惠150元。
类别 班次名称 课时 价格 上课形式 购买链接 备考QQ群
专项班 2019农信社专项班-行测 42课时 7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经济 32课时 5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金融 40课时 7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公基(法律)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公基(常识)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财会 40课时 7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计算机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英语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专项班-写作 24课时 4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题库班 2019农信社题库班-行测 24课时 4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经济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金融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公基(法律) 8课时 1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公基(常识) 8课时 1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财会 20课时 2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计算机 8课时 1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英语 8课时 1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2019农信社题库班-写作 16课时 380 视频 点击查看 农信社备考交流群
更多内容:2019农信社招聘辅栏目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