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和再认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回忆和再认

摘  要\零基础入门 2021教师招聘小白入门备考锦囊
\备考交流群 2021教师招聘备考交流:101130570

在教招考试中,回忆和再认是一个较为细节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再认

1.概念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一般说来,再认比回忆简单和容易。

2.影响再认的因素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③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④学习与再认的时间间隔。

⑤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⑥期待和情绪状态。期待可以促进再认,也可以造成再认错误。

⑦人格特征。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场依存型的人易受环境影响。

(二)回忆

1.概念

回忆是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2.分类

(1)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有意回忆,又叫随意回忆。有意回忆是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自觉进行的回忆。例如,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的策略,通过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无意回忆,又叫不随意回忆。无意回忆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回忆。例如,一件往事涌上心头、“触景生情”等,都属于无意回忆。

(2)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可以把回忆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旧经验的回忆。例如十分熟悉的乘法口诀、外语单词,通常可以直接地回忆起来。

间接回忆是以其他事物为中介,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回忆起旧经验的回忆。

3.回忆的条件

回忆的好坏与回忆时的主客观条件有很大关系。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回忆者的定向、兴趣和情绪状态,回忆者的智力和个性品质,都会影响回忆效果。

4.回忆的策略

回忆过程中,人们所釆取的策略,也会直接影响回忆进程和效果。回忆策略主要有:

(1)联想策略

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就叫联想。

①接近联想。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接近联想。

②相似联想。性质和形式上相似的事物易于产生联想。

③对比联想。事物间相反的特性也容易产生联想。

④因果联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易于形成联想。

(2)情境策略

研究表明,呈现与回忆内容有关的情境线索,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3)双重提取

在回忆过程中,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线索,可以回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再认策略

在追忆时,可有意想象一些与回忆内容相似的事物,然后从中再认出我们所要追忆的对象。一旦在我们想出的事物中有追忆对象,就会较容易地将它识别出来。

(5)延缓策略

在苦苦思索而回忆不起来时,的办法是转移注意,暂时停止回忆。延缓一段时间以后,等抑制解除了,再进行回忆。

【小试身手】

事物之间相反的特性易产生联想,例如看到“黑”就想到“白”,这属于( )。

A.接近联想 B.相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回忆的联想策略。

A选项,接近联想是指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接近联想。

B选项,相似联想是指性质和形式上相似的事物易于产生联想。

C选项,对比联想是指事物间相反的特性容易产生联想。

D选项,因果联想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易于形成联想。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